廣西縣域科學發展促進會
  • 手機版官網

  • 縣促會公眾號

成立促進會的時代背景

成立促進會的時代背景

  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科學發展。

  “縣域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部、城市與農村的結合點、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平臺,壯大縣域經濟,提升縣域實力,完善縣域功能,是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努力縮小城鄉差距、區域發展差距的有效途徑,也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摘自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2010年12月給“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的賀信)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自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首次提出“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之后,在黨的十七大報告、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報告、中央一號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獻中,都多次強調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實力和活力,從而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步伐。

  2011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黨中央再次強調提出:“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這是我國第一次在五年規劃綱要中單獨用一節文字對縣域經濟發展作出明確要求和具體部署,表明縣域經濟在我國“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布局中,更加顯得突出和重要。

  二、全國各地縣域經濟發展風起云涌,山西、廣東先后成立了“縣域經濟發展促進會”。

  近年來,全國各地也都非常重視發展縣域經濟,廣東、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寧夏等省區先后專門召開了全省(區)縣域經濟經濟工作會議或者縣域經濟發展論壇,并成立縣域經濟研究會、學會等機構,全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2006年8月,山西省成立“山西縣域經濟促進會”,推舉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范堆相為第一屆會長,同時舉辦了“縣域經濟與特色產業發展論壇”。

  2009年4月,廣東成立了“廣東縣域經濟研究與發展促進會”,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批示:“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加強研究,促進發展大有可為。”廣東省副省長李容根也批示:“縣域經濟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密切相關,也是有效促進‘三農’問題解決的途徑,望促進會立足廣東實際,發揮促進會作用,為廣東縣域經濟發展與研究作出積極貢獻。”廣東縣域經濟研究與發展促進會成立以來,創建了“廣東縣域經濟網”,參與編輯出版《廣東縣域經濟發展報告》,每年舉辦一次“廣東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論壇”,開展相關研究和促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三、廣西“十二五”規劃綱要強調提出了“培育發展經濟強縣”的目標和要求,成立“廣西縣域科學發展促進會”對實現這一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廣西和全國各地一樣,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縣域經濟發展,把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擺到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來抓,自2004年以來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對全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具體部署,使我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現了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十二五”是我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將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同樣為縣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對廣西來說,縣域經濟在全區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h域活則全區活,縣域強則全區強。我們要加快全區科學發展,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重點和難點都在縣域,我們必須把縣域科學發展作為重要突破口和落腳點,以縣域經濟社會的超常規發展促進全區的又好又快發展。

  2011年1月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廣西“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培育發展經濟強縣”,“要圍繞富民、強縣、奔小康目標,推進擴權強縣改革,全面推行自治區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增強縣域發展活力,培育更多經濟強縣進入西部百強縣行列,力爭實現進入全國百強縣的新突破。”這為我區“十二五”期間推進縣域科學發展制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十二五”和新十年開啟之年,建立“廣西縣域科學發展促進會”,對于更好地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集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快我區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我區縣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實現我區“富民強桂新跨越”的宏偉目標,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鄉村振興十四五公眾號

廣西縣域經濟公眾號

男人女人做性全过程视频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